常姑娘,老夫想問問,我那庶兄的怨氣要如何化解"
一番寒暄后,余良志問道。
龔家的事讓他對鬼怨一事有了敬畏之心。
衛(wèi)清晏抬眸看他,"府中出了事"
余良志看了眼兒子,點頭道,"確實有樁麻煩事,想來姑娘也聽說了黃沙嶺一事,如今吳玉初的妻子被下獄,向我兒求助。
若外界傳是真,那吳家便不無辜,可我余府曾虧欠于她,承諾會答應她一件事。
余府還不曾做過背信棄諾之事,但若出手救她,一來對不起黃沙嶺戰(zhàn)死的護國軍,二來,余府也會被牽扯其中。
不瞞姑娘說,我那庶兄去世前,曾詛咒余府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老夫始終耿耿于懷,想問問姑娘,我余府此番的劫難是否與我那庶兄怨念有關若是,又該如何解"
"除此之外呢"衛(wèi)清晏黑眸望向一直不曾說話的余正德,"可還有別的事"
若只是吳夫人的求助,余良志為官一輩子,怎會沒有解決辦法,還要求到自己這里
余正德雖從父親口中聽聞了龔府的事,但對父親找衛(wèi)清晏的做法并不認同。
在他看來,便是真有鬼怨,余府的困境也不是解了怨就能解決的。
見衛(wèi)清晏這般問,笑得客套,"除此之外,余府一切安好。"
"是么"衛(wèi)清晏牽起嘴角,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對余良志道,"人有人的命數,家族亦有家族的氣數,老大人請回吧。"
余府那個庶兄雖有怨念,但他平庸無為一輩子,加之心智不堅定,很難成鬼怨,對余府造不成什么傷害。
衛(wèi)清晏沒有明確回答余良志,不過是看出,父子倆都沒說實話。
而她要的便是他們的實話。
不等余良志說話,余正德率先道,"那便不打攪姑娘了。"
衛(wèi)清晏已端茶送客,兒子也出聲告辭,余良志只得沉沉嘆了口氣,跟著兒子走了。
"余府祖上傳下來的規(guī)矩,兒子一旦接任家主之位,便是做老子的都得聽家主的,免得家里有兩個做主的,亂了規(guī)矩。"
杜學義從廊下走來,在衛(wèi)清晏對面坐下。
衛(wèi)清晏擰起小茶壺,給杜學義和自己各倒了一杯,輕抿了一口,而后道,"規(guī)矩挺好。"
但若選的當家人不是個好的,或者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那就不妙了。
杜學義認同地點頭,看向衛(wèi)清晏,大著膽子說了句,"老大,你現在有點娘氣。"
看到衛(wèi)清晏又是和女兒家一樣,小口小口輕啜,他還是沒適應。
衛(wèi)清晏喝茶的動作一停,睨了他一眼,將杯中茶水飲盡,起身準備回屋。
本看杜學義至今沒反應過來,打算點明自己本就是女子,如今,她不打算說了。
"等等,老大,你別生氣,我有事同你說。"杜學義忙賠笑道。
"什么事"
杜學義拉著人坐下,看了下四周,小聲道,"上次你不是讓我問驚蟄,太后為什么要給容王下毒嗎我問了。"
衛(wèi)清晏挑了挑眉,示意他說。
"和你有關。"杜學義神秘兮兮,"太后不喜他斷袖,容王發(fā)兵北陵時,太后親筆手書讓容王收兵。
容王沒聽,太后覺得他為了你,不顧皇家顏面,將戰(zhàn)爭視為兒戲,所以他回京,太后便給他喂了一次裂骨毒。
這一次,容王要求皇上徹查黃沙嶺的事,讓太后覺得他滿門心思都在一個男人身上,又給喂了一次毒。"
衛(wèi)清晏聽完,輕輕嗯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