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7章:占領(lǐng)漢中,諸侯皆驚
李元霸的全力一擊,就算是李存孝被打中也得受傷,就更別說是馬山威了。
李元霸的這一錘,不止打碎了馬山威的護甲,護心鏡,內(nèi)甲,就連五臟六腑也被一同打碎。
化成一道拋物線的馬山威,在半空中瘋狂吐血,并且還吐出不少破碎的內(nèi)臟,繼而重重的砸在地上,卻依舊沒有立刻死去,不過顯然也已經(jīng)離死不遠了。
看著大步走來的李元霸,傷重到連動都無法動彈的馬山威,氣若游絲道:悔啊。
說這句話時,馬山威的腦海中彷佛在播放幻燈片一樣,快速的回憶起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只因一點小恩小惠,就誤以為王莽是英雄,跟著王莽一起助紂為虐。
在河北大戰(zhàn)中被秦軍生擒后,他本來已經(jīng)有了降秦的想法,卻被劫獄的袁天罡給順帶救了出來。
在袁天罡和李淳風(fēng)的忽悠下,本就意志不太堅的他,稀里湖涂的投靠了李唐。
可沒幾年李唐也被滅國,而他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了一大圈,卻又再次被秦軍俘虜,最終認命般的投降了大秦。
降秦之后馬山威才發(fā)現(xiàn),袁天罡和李淳風(fēng)說的那些,什么他多次和秦軍作對不可能得到重用,什么降將在秦軍內(nèi)部飽受歧視等等,全部都是騙人的屁話。
馬山威對此也是后悔不已,他后悔自己意志不堅定,聽信了袁李二人的鬼話,以至于蹉跎半生,卻還是淪為了降將。
他要是在河北之戰(zhàn)后就投降的話,以他的本事熬到大秦立國的話,就算混不上侯爵,可伯爵子爵之中也總該有他一席之位吧。
可惜啊。
可就在馬山威放下心中芥蒂,準備在大秦大展手腳之時,卻在一場必勝的追擊戰(zhàn)中遭遇了李元霸。
一念至此,馬山威也不知是上天這是在有意愚弄他,還是對他的愚蠢和不堅定的懲罰。
李元霸這種級別的武者的五感都極為敏銳,他甚至能輕松聽到百米外敵人的心跳聲,聽到馬山威的呢喃聲自然不難。
現(xiàn)在才后悔當(dāng)叛徒晚了。李元霸冷冷道。
馬山威斜視李元霸一眼,虛弱道:老子,悔的是,沒,早點,降秦。
話剛說完,馬山威又吐出一大口黑血,其中依舊還有不少內(nèi)臟碎片。
他知道自己必死,卻還是強忍著痛苦,艱難道:你們李家的人,一個個的,都沒有良心,當(dāng)初,老子真是,瞎了眼,竟會投靠李世民……
馬山威話還沒說完,就被暴怒的李元霸金瓜擊頂,腦袋直接被打爆,腦漿更是散落了一地。
擊殺了馬山威之后,李元霸心中的怒火也削減了不少,不過眼中依舊滿是恨意,畢竟他要向大秦復(fù)仇,而馬山威僅僅只是開始而已。
李元霸的目光又落到自己微微發(fā)抖,明顯比右手略瘦小一些的左手上。
這支麒麟臂本來并不屬于他,乃是從大秦的宗師高手步驚云身上砍下,然后在給自己接上的。
李元霸本以為就算接上這只手臂,也只能用以最基礎(chǔ)的生活,卻沒想到在他打通三焦玄關(guān),手臂與身體的經(jīng)脈徹底接通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手臂所能承載的力量也越來越強。
這也讓李元霸的心中產(chǎn)生了一種希望,覺得自己或許還有機會重回巔峰。
但經(jīng)此一戰(zhàn)之后,李元霸心中的期望有多大,失望也就有多大。
果然,別人的手臂,就算再怎么契合,也終究比不上自己的。
李元霸輕聲自語道,麒麟臂無法承載他百分百的力量,或許煉氣可以讓他繼續(xù)變強。
不過他的煉氣天賦并沒有煉體天賦那么好,也不知道煉氣這條路能不能讓他重返巔峰。
秦軍側(cè)翼的兵力本就不多,僅僅只有一千五百騎而已,主要還是靠三尊戰(zhàn)神來維持。
可如今三大戰(zhàn)神,一死兩傷,僅靠這一千五百騎,自然不可能擋住李嗣源的三萬大軍,所以側(cè)翼很快就被李嗣源部擊潰。
收到側(cè)翼被擊潰,馬山威戰(zhàn)死的消息后,楊戩自然是大驚失色,雖然勝利已經(jīng)近在眼前,可他也不得不選擇撤退,否則可能會面領(lǐng)全軍覆沒的下場。
為了及時止損,將損失降到最低,楊戩只能下令撤退,所幸秦軍全員騎兵,不跟蜀軍糾纏的話,想跑還是非常容易的。
至于蜀軍,在秦軍的勐攻之下,已被殺的處于膽寒邊緣,秦軍現(xiàn)在主動撤退,劫后重生的他們高興都還來不及呢,又怎么還敢糾纏不休呢
李嗣源見蜀軍竟然沒攔秦軍,如此輕易的就讓秦軍撤了出來,自然也是感到氣憤無比,但仔細一想后,也想明白了蜀軍的處境。
對于蜀軍而,只要不別撤回定軍山就始終不安全,所以當(dāng)務(wù)之急并不是追殺秦軍,而是先撤回定軍山。
可秦軍雖敗退了,卻不代表就會撤走,畢竟秦軍仍有再戰(zhàn)之力。
若是秦軍游離在大軍之外,采用游擊戰(zhàn)術(shù),只要蜀軍一撤退,就撲上來咬上幾口,這樣任誰也受不了。
李嗣源連忙前去和審食其匯合,雙方合計之后,決定把所有騎兵全部派去追擊,此舉不為斬殺秦軍,只為了將秦軍徹底逼退。
不出李嗣源所料,楊戩雖下令撤退,但并未徹底撤走,而是準備撤至十里外休整,等待時機擇機再戰(zhàn),畢竟秦軍尚有再戰(zhàn)之力。
可當(dāng)見到蜀軍和李嗣源軍的騎兵追了歸來,楊戩就知道自己沒有任何機會了,只能下令撤回南鄭。
為了防止不在發(fā)生意外,保證后方軍隊都能撤走,楊戩還和軒轅親自留下斷后,也因此遭遇了前來追擊的李元霸。
兩人隔空對視到只后,都不禁相顧無,畢竟在李唐共事的那段時間,兩人的關(guān)系還是不錯的。
楊戩率先打破沉寂,澹漠的開口道:怎么不指責(zé)我背叛了李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