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烈隨手接過了雪白的信箋。
便打開來。
看了看。
不禁十分意外,這信箋的格式與大明的風(fēng)俗略有不同,上面寫著的是一筆端端正正的小字。
這字跡……
說不出的別扭,也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大概便相當(dāng)于一個大明秀才的水準(zhǔn),和他沈大人的書法是半斤八兩。
字雖十分一般。
可落款處寫著一個叫人觸目驚心的名字。
豐臣秀吉……
隨著沈烈將眼睛瞇著眼睛,將這名字念了出來,便了然于胸,這信未必是豐臣秀吉親筆所寫。
這個人沒什么文化,不認(rèn)識幾個漢子,可是他手下的家臣里,想必也有不少精通漢話的幕僚。
而這信中。
豐臣秀吉要和他做一筆生意,之鑿鑿,說是他愿意拿一百桿西洋火槍,兩門銅炮……
將那個年芳十六歲的絕色少女茶茶換回去。
甚至于。
這位如今正春風(fēng)得意的東瀛霸主,還與沈烈約定好了交易地點(diǎn),就在耽羅和平戶中間的一個小島上。
一手交貨,一手交人。
哎
一看到這豐厚的條件,沈烈眼睛一下子便亮了起來,腦海中浮現(xiàn)出那東瀛小娘子嬌艷的鵝蛋臉。
沒想到這小娘子竟然如此值錢。
這結(jié)果。
真是讓沈烈喜出望外。
行啊!
沈烈滿口答應(yīng)下來,一百桿火槍加兩門銅炮換一個人,這筆買賣怎么看都十分劃算,等于是大賺了一筆。
嘖嘖。
沈烈不由得為之贊嘆。
這位爺……
可真是財大氣粗呀!
真不愧是接盤了織田家,在東瀛風(fēng)頭正盛的男人。
未曾想。
這豐臣秀吉竟然還是個風(fēng)流情種,于征戰(zhàn)天下中,還對老領(lǐng)導(dǎo),老家主的美貌外甥女念念不忘。
沈烈滿意的搓著手,長笑起來:換了!
趕緊的吧。
遲則生變。
當(dāng)下。
沈烈便立刻叫刀十三,去將那關(guān)在胡同里的東瀛小娘們兒找來,然后想個辦法連哄帶騙……
把她騙回東瀛去。
刀十三心領(lǐng)神會,應(yīng)命走了。
一旁。
汪順則心虛的摸了摸鼻子,他總覺得這事兒……這位總憲大人干的好像不太地道,看起來有些綁票勒索的嫌疑。
于是一轉(zhuǎn)眼。
便是午后。
諸事一了。
沈烈便親自將汪順幾人送到了天津衛(wèi)。
幾人一路攀談,一邊在正在興建中的碼頭上徐徐而行,而此時,汪順的身邊已經(jīng)多了一位監(jiān)軍太監(jiān)。
這還真不是沈烈給他出的主意,而是汪順自己上書天子,請求天子給他派一位監(jiān)軍。
對此人的知趣,沈烈十分滿意。
依依惜別。
臨走前。
沈烈仍是不太放心,便再三叮囑了起來:你如今在耽羅駐扎,不必顧慮,大可以放開手腳,一面招兵買馬,一面購置戰(zhàn)艦海船,早日將通往琉球,南洋的商路打通……
什么雇傭兵,水手,熟練工匠,落魄軍官……
別管是哪一國的。
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我沈某統(tǒng)統(tǒng)都要!
不如此。
如何應(yīng)對那野心勃勃的豐臣秀吉
放手去做!
沈烈之鑿鑿。
有大明皇家在你背后撐腰。
你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