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運行的原理就那樣,但是當真正施行上去,去將理論知識真正意義上,變?yōu)楝F(xiàn)實的產(chǎn)品,李閑依然十分激動。
此外,關(guān)于玻璃這個發(fā)明,其實也已經(jīng)運用到了火車上面。
玻璃是一個好東西,李閑倒也不會敝帚自珍。
有玻璃窗戶,雖說不是很透明,但在這個時代下,已經(jīng)是劃時代的產(chǎn)物了。
所以如今的李閑,在點了點頭后,很快推開這邊的門,走向了車廂里面。
他透過玻璃車窗,看著徐徐在他眼前,緩慢流逝的窗外場景,眼神亦是有一些唏噓。
某一瞬間,李閑仿佛回到了曾經(jīng)的現(xiàn)代社會之中,但是在看到外面的景色之后,李閑還是知道,這里是大乾。
至于這個火車的速度……
按照目前對速度比較敏感的他來看,應(yīng)該有個十千米每小時。
嗯,速度還是挺慢的。
這個速度,連重生前很多標準,也就是跑一千米的4分25秒這個及格線,都比不上。
至于比起他的速度而,那就更不行了。
李閑感受了一會兒后,很快走到了頭部那邊。
他安排鍋爐這邊的工人,讓風量大一些,直至燒到最極致的階段。
沒有什么列車調(diào)圖的情況下,沒有運力緊張的情況下,這趟唯一的列車,自然能在鐵軌上,全速運行,只要車頭不出問題,就沒什么問題。
可以看得到的是,隨著拉動風箱的風速加大,整個火車和車廂的速度,也提升了不少。
直到后面,達到了三十千米每小時這個速度,當然這個速度也是估算的,不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數(shù)字。
這個速度的話,比起跑那個一千米來講,自然還是有不少提升的,提升了差不多三倍的速度。
當然,火車的這個極限速度,比起千米健將而,已經(jīng)是碾壓的速度了。
但其實也沒有他如今的短期速度快。
畢竟現(xiàn)階段的李閑,已經(jīng)即將突破到宗師境界了。
所以速度來講,亦是日行千里,日行千里聽著唬人,但是其實速度也不是太過于離譜。
當然,李閑目前的速度,還沒達到日行千里的水準。
按照日行千里來看的話,然后每天十個小時趕路來看的話,這個速度是五十千米每小時。
然后目前他的速度,差不多是三十多千米每小時這樣,和宗師之間的差距,差不多還是有一倍大小的。
而一些長途運輸?shù)鸟R匹,速度也差不多跟他相似。
目前他接近宗師的水準,大約就是一匹十分矯健的長途馬。
所以等價于目前極限速度之下的研發(fā)出來的火車,所有數(shù)據(jù)也都是一個估算的結(jié)果。
李閑琢磨了一下,自自語道:“這個速度,目前火車,已經(jīng)能夠達到了,未來把速度提升上來,再把設(shè)備更新升級一下就可以……
到時候,它的速度,應(yīng)該能夠達到宗師日行千里的水準。
這樣不管是拉貨物還是拉客人,都是比較方便的,總不能讓宗師托運貨物,或者是拉人,這也不現(xiàn)實,火車的發(fā)明,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陛下,不知道這輛……火車,您打算以什么命名?”
羅云看著李閑,經(jīng)過三年以來的相處,他也對李閑的形式上的敬畏少了許多。
畢竟這也是李閑曾經(jīng)強調(diào)過不少次的,他們作為皇家科學院的成員,無需跟他這個院長太過于生分了,陛下是院長,他們是成員,都屬于同僚,如今他們也接受了這個觀點。
而皇家科學院,目前自然也是開業(yè)在即,所以他們也很熟悉了,沒必要太生分了,而且對于李閑的一些主張,羅云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