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京師的老人,一定會感覺到,天氣是越來越熱,越發(fā)的干燥了。
不過是初春,燥熱的就讓人難以忍受,即便穿著單衣還是很不舒服。
京城之外,墻邊聚集著一群衣衫襤褸的中年人,望著溫暖大太陽,瞇著眼,很舒服,卻沒有一點睡意。
“你們聽說了,朝廷想要疏浚黃河,正準備招人……”
“可不是,聽說這次規(guī)模浩大,有幾千里,需要好幾十萬人……”
“要不是家里婆娘又要生,我一定去,這次聽說給不少銀子……”
“這得看是誰,如果是朝廷,只怕沒有多少,要是那個什么商行,說不定能給不少……”
“說起這個,我上次在碼頭,幫那個惠運船行搬了一上午的貨,就賺了五十文!”
“那你知道那個惠民商會嗎?有一次他們?nèi)比耍形胰ソo他們挖番薯,挖了一天,給了兩百文,還給了我一大堆番薯,哎,那東西,足足吃了半個月,省了不少錢!”
“還是在京城好啊,錢多活少,聽說外面都餓死不少人了。”
“嗯,我也聽說了,戶部向陜西發(fā)了一百多萬兩銀子賑災,朝廷也缺錢,聽說那些王爺們,大臣們,都捐銀子了,還有,皇帝將宮里不少東西都拿出來賣了……”
“世道難啊,要說遇到昏君,奸佞也就罷了,偏偏沒有……”
“這說起來,確實也是,世道如此,怨不得別人啊?!?
“扯遠了,黃河的事情,你們?nèi)ゲ蝗ィ侨サ脑?,再找找人,一起去,有個照應……”
“我還得再看看,那個惠通商行前幾日貼出告示,要找人開荒種地,每天管吃管住給五十文,滿兩個月,給五兩銀子……”
“恩,還有一個,就是修路,我聽說也缺人,不過可能走的比較遠,每天給六十文……”
“行了行了,不說了,瞇一會兒吧,待會兒平王府的人就來了,認真分清楚,不要送錯了,再扣錢,我可不給你們說情?!?
“好勒?!?
“頭你就放心吧,一回生兩回熟嘛,不會錯了。”
“那是,咱們以前也不知道是送給各位王爺,大臣的……”
被他們叫做‘頭’的人裹著厚厚的單衣,頭縮在衣服里,只露出兩只眼睛,含糊的自語道“我一定不會就這么窩囊在這里的……”
崇禎元年,四月初九。
信王朱由檢,以總理大臣身份,協(xié)同六部,以戶部為首,組建‘清墾臨時衙門’,以錢龍錫為總理,文昭閣中書范景文為主事,銀二百五十萬兩,開始以長江,黃河,大運河為主線,大規(guī)模清淤,疏浚,開墾荒地的浩大工程。
同日,戶部尚書傅昌宗,呈遞稅制改動方案,將大明稅務分為國稅,地稅兩塊,擬在京師試行。
工部尚書徐大化,奏請文昭閣,以‘官道’年久失修為由,請銀一百二十萬兩,整修構建新的官道。
吏部尚書周應秋上奏,‘考成法’弊端太重,請求修訂。
刑部尚書倪文煥奏呈,匪患越重,請派駐刑部官員于各地按察司協(xié)理。
禮部尚書張我續(xù)上奏,大理寺卿王紹徽,都察院左都御史楊漣……
隨著朱由檢的配合,大明上下,激發(fā)起了前所未有的熱情,一道道詔命從文昭閣發(fā)出,加上司禮監(jiān)印璽,明發(fā)向天下!
就在這時,一只雪白的信鴿飛入了皇宮。
一個小太監(jiān)取下它腿上的密信,飛奔入司禮監(jiān),沒有多久,就轉(zhuǎn)到了朱栩的案桌上。
朱栩這些日子一直都在安排出京事宜,看到這封密信,神色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