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唐軍和五萬漢軍南下與他們對峙,在安市城外圍還有三十萬唐軍和二十萬漢軍。他們的動靜實在令人不安。
李勣的唐軍南下不只是為了挑釁高句麗大軍,而且還切斷了高句麗大軍的視野。百萬援軍堆積在峽谷南部,卻完全不知道安市城的戰(zhàn)況如何。
高句麗大軍還有一個劣勢——人越多,需要的糧食越多。
“高延壽、高惠真給我們施壓,他們必須要盡快攻擊唐軍,否則將會兵糧寸斷?!?
崔在善掃視在場的高麗領主,他計劃堅壁清野,卻錯誤判斷了高句麗大軍的糧食問題。
高句麗大軍數(shù)量多達一百五十萬,后勤壓力比唐軍大多了,注定著高句麗大軍不得不發(fā)起進攻。
“我們……可以打贏嗎?”
高麗領主白天目睹唐軍的威風,有些發(fā)怵。
“白天前來挑釁高句麗大軍的是唐軍的精銳騎兵,不是普通士兵,何須懼怕?!?
崔在善面對一群時而自大時而膽小的隊友,眼色凌厲,逼迫他們聽從他的命令。
“按照原本的安市城之戰(zhàn),唐太宗李世民將會派長孫無忌率領一支偏師從北嶺的山道襲擊高句麗大軍后方,進行夾擊。我們可將計就計,在山道出口設下伏兵。此計我已告知高延壽、高惠真二位將軍,他們均已同意。只要唐軍出現(xiàn),三十萬埋伏的大軍將會讓他們?nèi)姼矝]?!?
百濟國熊津江,劉仁軌率領大唐水師與唐軍騎兵水陸并進。
東漢的玩家率領幾千條小船跟在劉仁軌的大唐水師后方,浩浩蕩蕩,船只鋪滿了江面。
與安市城漫長的戰(zhàn)斗相比,水師的合戰(zhàn)比較容易解決,往往是一次會戰(zhàn)定勝負。
大唐水師的樓船長數(shù)十米,上百艘巨大的樓船排開,聲勢浩大、威風凜凜。在樓船四周還有斗艦、海鶻、艨艟、走軻等中小型戰(zhàn)船。
荊、揚、交州的領主使用的多是走軻,只有少量的艨艟。
“有大唐水師擔任主力,我們定然可以獲勝。有這樣一支水師,我敢南下攻打安南區(qū)的大越國。”
交州領主趙光在自己的艨艟戰(zhàn)船上,看到大唐水師的盛況,不由震撼。
倘若給他一支這樣的水師,他不見得不敢去南下征服大越國。
東漢水師盟主銅雀手中握著一張海圖,上面是熊津江以及附近的海域輪廓。
歷史上,劉仁軌率領的唐軍水師就是在熊津江的入??谂c支援百濟(當時朝鮮半島的三國之一)的倭軍水師相遇,爆發(fā)了白江口之戰(zhàn)。
換而之,只要他們水師到了江口的位置,很有可能就會和倭軍水師相遇,爆發(fā)一場大戰(zhàn)。
“距離白江口已經(jīng)很近了,沒想到這么快就要和倭軍水師合戰(zhàn)。拉起旗幟,準備會戰(zhàn)!”
銅雀的艨艟升起備戰(zhàn)的旗幟。
所有領主心里一緊,令所有持戟、持弓弩的水師士卒做好戰(zhàn)斗準備。
東漢區(qū)與東瀛區(qū)已經(jīng)有多年的恩怨。
白江口之戰(zhàn)是唐軍贏了,東瀛領主肯定會設法避免這樣的結局。
唐水師將領劉仁軌此時年過六旬,座艦是一艘高大的樓船,戰(zhàn)船上擁有數(shù)百個精銳的大唐水師士卒。
“備戰(zhàn)!”
劉仁軌已經(jīng)被玩家提醒,他們很有可能會在白江口遭遇東瀛水師,所以令大唐水師備戰(zhàn)。
大唐水師與東漢三大水師營逐漸靠近白江口,所有人的呼吸都有些急促。
只要看到東瀛的戰(zhàn)船,棹夫?qū)澊瑳_上去,然后由弓箭手和甲士解決戰(zhàn)斗。
為了對付東瀛的木船,荊州、揚州、交州的領主使用的兵器多半是火箭。
“就是這一次白江口之戰(zhàn),倭國被大唐打敗,讓他們知道了宗主國的可怕。不過倭人十分擅長學習,他們立刻派遣遣唐使來大唐學習大唐的技術和制度,形成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某種意義上而他們比高麗棒子強多了,僅僅是九州島的武士,都給高麗造成巨大的破壞。高麗是打不過倭國的?!?
銅雀向隨船的其他領主提及此事,緩解眾人緊張的情緒。
水師靠近白江口,然而想象中同樣密密麻麻的倭國水師沒有出現(xiàn)。
“這是怎么回事?”
所有人都愣住,原本應該發(fā)生在白江口的海戰(zhàn),竟然被東瀛區(qū)的玩家避開了!
銅雀立即打開海圖,考慮消失的倭軍船隊到底到了哪里。
“這群東瀛領主的頭腦果然比高麗棒子好使。雖然兵種和兵器上高麗文明與我們中原文明更像,但東瀛領主才真正學了我們的兵法精髓。他們不打算在白江口力挽狂瀾,因為難度太大!他們的想法是……”
“徹底放棄白江口決戰(zhàn),他們另選戰(zhàn)場,現(xiàn)在合戰(zhàn)主動權在他們手中!”
銅雀很快判斷出東瀛領主的意圖。
東瀛領主估計白江口之戰(zhàn)無論怎么打都會輸,干脆避開大唐水師的鋒芒,擇日擇地再戰(zhàn)。
“接下來該怎么辦?難道我們要在半島曲折的海岸線追擊倭軍水師?”
“遭遇戰(zhàn)變成追擊戰(zhàn),一不小心就會中埋伏,東瀛那群領主多半是這樣的計謀。”
東漢三大水師營的領主聚集在銅雀的戰(zhàn)船上,七嘴八舌,現(xiàn)在的局面有些失控。
“冷靜,冷靜!”銅雀喝止慌亂的領主們,“我們有大唐水師,只要不中埋伏,基本立于不敗之地。接下來的目標是找到消失的倭軍水師,然后擊潰他們,獲取勝利?!?
三大水師營的領主這才稍微冷靜。
作為盟主的銅雀親自登上大唐水師將領劉仁軌的座艦,與劉仁軌商議進軍路線。
“倭軍在南,向南追擊,興許可以追上。”
劉仁軌聽了玩家領主的匯報,最終決定下令追擊。
如果倭軍水師還在半島海域,完全可以將其消滅。
如果倭軍水師離開半島海域,他們實際上已經(jīng)輸了。
在白江口以南,上萬艘東瀛小型戰(zhàn)船遍布海面,沿著半島海岸線航行。
倭國將領安曇比羅夫、阿倍比羅夫被東瀛領主游說,放棄在白江口與唐軍作戰(zhàn),轉而南下。
“大唐的水師真的堅不可摧?我們四倍于敵人,何須退讓?”
安曇比羅夫雖然放棄了正面與唐軍決戰(zhàn),但從來沒有和大唐交手的他認為這是怯弱的表現(xiàn)。
“請您相信我們的判斷。大唐水師擁有大船巨艦,一旦發(fā)起沖鋒,可以輕易撞毀我們的小船。為今之計,唯有將他們引到大船無法施展優(yōu)勢又水情復雜的狹隘海峽,可以制勝?!?
一個腰間掛著武士刀的九州島領主小心翼翼地與倭軍大將交涉。
“你說的海峽在哪里?”
“鳴梁海峽。”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