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書的平衡,最多讀者吐槽的在于兩點,其一是會戰(zhàn)時的平衡,其二是勢力間的平衡。
因為這兩點,我已經(jīng)無數(shù)次被吐槽,不堪其擾。
首先,作者承認,客觀上有進行平衡,以至于部分人認為不夠爽。
為什么要這樣做?
不平衡會崩,爽完幾十萬字你就發(fā)現(xiàn)無法看下去的那種,因為主角已經(jīng)無敵了。
我看過的太多作品開局就是神將,主角一堆神將,別人完全無法玩,這樣的書,99%的作者會中間崩掉,甚至50萬字不到就崩了。到時留下一個爛尾的書,估計會更加難受……
其次,平衡,也沒有那么刻意,這就要解釋一下設定了。
這本書走的是相對平衡的設定(注意,相對,沒說這個設定是完美的)。
如果你覺得有時不夠爽,是正常的。
————————————
一、會戰(zhàn)時的平衡
1、一支部隊只能吃一個主將加成(人數(shù)與統(tǒng)帥值相關),額外有全軍光環(huán)、與主將不沖突的副將特性、兵書、與主將不沖突的軍師特性。
比如虎賁軍吃主角的加成,太史慈的特性就沒用了,只有他的個人特性有效,只能當做是一個猛將使用。
2、不是主角有多少英雄,就可以疊加多少特性。大概是有讀者誤解了這一點,于是總認為,主角有100個武將,那么軍團的屬性會翻100倍,對方只有10個武將,那么只有10倍,所以主角要完爆對方。
其實不然。
這一次河北之戰(zhàn),假設王猛可以給10萬人(龜縮在卻月陣內)30%的提升,陣法還有額外的提升。主角這邊步兵吃樂毅加成(參考第一點),吃全軍光環(huán),樂毅沒有兵書,騎兵吃楚天的加成,有兵書。
另外,王猛是以犧牲一半人救一半人,相當慘烈的打法。
這樣,還認為主角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可以在短時間內全殲王猛?
作者本來的設定就是這樣的,真不是過度平衡。
3、那么一個部隊只能吃一個主將加成,主角有那么多武將,有什么用?
其一,搭配、戰(zhàn)術的選擇更多。
其二,多線作戰(zhàn)毫無壓力(比如現(xiàn)在,主角完全可以四路作戰(zhàn),同時守淮南、中原,還可以分兵河北,偷襲濟州島)
其三,疊全軍光環(huán)、與主將不沖突的軍師、副將特性。
其四,猛將的個人戰(zhàn)力也很重要,用于小規(guī)模偷襲、破陣、斬將。
其五,一個統(tǒng)帥加成的人數(shù)是有上限的。
其六,可以隨時分兵。
其七,有些鼓舞士氣的特性不沖突。
……
4、這本書不是卡牌游戲。如果是卡牌游戲,每次交戰(zhàn)亮一下彼此的卡牌,誰的武將多,武將好,誰贏……估計真這樣寫,一兩次會戰(zhàn)以后,這本書就沒有讀者了。
吐槽最多的應該是樂毅險些打崩主角一戰(zhàn),因此脫坑了一批讀者。問題是,所有人都只看到主角的史實武將是對方的幾倍,而忽視了,樂毅(還有楊業(yè))的兵力是主角的幾倍。
根據(jù)前面的設定,可以知道,主角各支部隊分別吃他們的主將加成,平均加成不比樂毅的加成高。
兵力、地形、國力、謀略,也是決定勝負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