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將近五十萬步兵、弓弩手、騎兵對峙,漢軍再次與鐵木真、察合臺聯(lián)軍交戰(zhàn)!
這一次大戰(zhàn)爆發(fā)在察合臺汗國,也即是原本的烏孫國內(nèi),決定伊犁河谷的歸屬權(quán)!
十一萬漢軍翻越天山,為的就是此刻,與察合臺汗國進行生死之戰(zhàn)!
贏了,察合臺汗國面臨滅國的危險,漢軍很有可能會收復伊犁河流域的領(lǐng)土。
輸了,十一萬漢軍、四萬烏孫國騎兵全軍覆沒,可能沒有幾個人可以在缺少物資的前提下翻越天山,逃回輪臺,烏孫國也會遭到鐵木真和察合臺的清洗。
對于雙方而,這一場會戰(zhàn)都有非勝不可的理由!
沒有一方會愿意戰(zhàn)敗!
楚天的大軍位于中軍,而老秦位于左軍,霍安、沐珂位于右軍,徐鳳年的西涼殘部、烏孫國騎兵作為預備隊,隨時投入戰(zhàn)斗。
烏孫國的騎兵戰(zhàn)力較差,本來有意讓烏孫國騎兵擔任左右兩翼,但不知道烏孫國騎兵遇上蒙古騎兵,是否會被蒙古騎兵一擊即潰,所以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讓烏孫國騎兵擔任預備隊。
霍安派遣名將班超擔任烏孫國騎兵的統(tǒng)領(lǐng)。班超對仆從軍有馴服和強化效果,所以他統(tǒng)帥的烏孫國騎兵,戰(zhàn)力可能比烏孫王統(tǒng)帥的烏孫國騎兵還強。
漢帝國遠征軍與鐵木真、察合臺汗國聯(lián)軍對峙,雙方的戰(zhàn)鷹在戰(zhàn)場上翱翔,氛圍一片肅殺。
位于前方的樂毅、穆桂英等步兵軍團的士兵,握緊了戰(zhàn)戟或者長槍。
稍微后方的建炎弩手、神機營、射聲營等遠程兵種,在準備弩箭和黑火藥,通過遠程攻擊,收割鐵木真和察合臺的騎兵。
“對面不是窩闊臺和耶律大石?!?
徐鳳年率領(lǐng)西涼軍團的殘部,在后方的高地上,俯視整個戰(zhàn)場。
他想要為戰(zhàn)死的王鐵槍等人報仇,但很可惜,在察合臺汗國抵擋漢軍的,不是圍攻輪臺城的窩闊臺、耶律大石,而是察合臺。
馬超跟在徐鳳年身后,恨意滔天,即使對面不是窩闊臺、耶律大石,對于馬超而,也可以收回一些利息。
“成宜死于怯薛軍的馬蹄之下,眾將,為成宜報仇雪恨!”
徐鳳年的部下,韓遂卻是對怯薛軍懷有恨意,因為怯薛軍擊殺了他的部將成宜。
一群追隨漢軍的烏孫國貴族在班超麾下,分別統(tǒng)率自己部落的騎兵,但他們發(fā)現(xiàn)對面的蒙古騎兵、以及烏孫王的仆從軍,數(shù)量是漢軍以及他們的兩倍時,他們的臉色發(fā)白,有些后悔在漢軍從天山出現(xiàn)時,投靠漢軍的決定。
本來他們以為漢軍可以勢如破竹,直接攻陷阿力麻里,但現(xiàn)在一看,似乎鐵木真、察合臺、烏孫王那邊的兵力更加雄厚,而且糧草、箭矢更多。
漢軍的糧草基本上已經(jīng)吃完,幾乎全是靠在伊犁河谷強征的糧草,維持補給。
這也是遠征軍的劣勢,必須要取之于敵。
左軍,老秦以王翦的秦銳士、朱儁的北軍五校為主力,而蒙恬、李傕、郭汜等騎將率領(lǐng)騎兵保護側(cè)翼,楊大眼、高順擔任預備隊。
右軍,霍安以李嗣業(yè)的陌刀隊、秦良玉的白桿兵、兀突骨的藤甲兵等步兵為中堅,霍安親自與高仙芝率領(lǐng)一隊騎兵,擔任進攻力量。
在決戰(zhàn)前夕,霍安提前與楚天打招呼,如果他出事,還請楚天照顧他的妹妹,以至于楚天一頭霧水。
“此戰(zhàn),我們不遠千里而來,定要獲勝?!?
楚天位于中軍,有孫臏擔任軍師,他的騎兵達到了巔峰。
至于步兵和遠程兵種,主要還是依靠樂毅、李秀寧、梁紅玉的加成,楚天對步兵和遠程兵種幾乎沒有什么加成。
白袍軍比較特殊,直接吃陳慶之的加成。
“如果完顏陳和尚和他的忠孝軍、合里合軍投降于我,那么此次會戰(zhàn),我們的勝算就增加不少了?!?
楚天看到對面浩浩蕩蕩的蒙古騎兵、烏孫國騎兵,不禁想到被自己俘虜?shù)耐觐侁惡蜕小?
完顏陳和尚的兵種確實很致命,可以用來豬突蒙古軍的大將。
“擊敗漢軍,取漢軍首領(lǐng)之首級,然后再次席卷西域都護府、河西走廊,征服漢帝國!”
鐵木真這一次,除了騎兵,還動用了不少輕步兵和重步兵,吸取了被神機營擊敗的經(jīng)驗教訓,鐵木真令人打造不少楯車,命令步兵和弓箭手,推動楯車,進行防守。
察合臺、烏孫王在兩翼的騎兵,則按然不動,等到漢軍進攻,出現(xiàn)破綻之時,再一舉定勝負。
此戰(zhàn),漢軍處于攻勢,而蒙古軍處于守勢。
鐵木真想要利用漢軍最引以為豪的防守反擊戰(zhàn)術(shù),擊敗漢軍。
“左軍進攻!”
“右軍進攻!”
“中軍進攻!”
很快,漢軍下達了三軍進攻的命令,所有步兵、弓箭手、騎兵向前推進,打算一舉擊破鐵木真、察合臺汗國的大軍!
“果不其然,漢軍遠道而來,擔心局勢有變,急于求戰(zhàn)。此戰(zhàn),是我們獲勝了?!?
鐵木真面對漢軍進攻,不但毫不擔心,反而大喜。
漢軍急于求戰(zhàn),正中鐵木真的下懷。
這也是漢帝國遠征軍的劣勢,在察合臺汗國的主場,急于取勝,否則漢軍的補給,終究會有問題,將會被鐵木真和察合臺不斷增兵,最終于伊犁河谷被消滅。
十萬漢軍推進,而三十萬蒙古軍堅守,下馬的蒙古騎兵、烏孫騎兵擔任弓箭手,萬箭齊發(fā),箭雨遮蔽了蒼穹,投下陰影!
秦良玉的長槍朝著空中舞動,擊飛射向她的箭雨。
白桿兵舉著盾牌,不時有箭雨射穿盾牌,將白桿兵射殺!
“還擊!”
漢軍之中的遠程兵種也陸續(xù)拋射箭雨,雙方利用弓箭進行收割!
“風!風!”
“大風!”
左軍的秦銳士軍團,弩箭齊發(fā),猛烈還擊蒙古弓箭手!
在馬背上,秦銳士無法與蒙古弓箭手相提并論,但在地面,徒步作戰(zhàn),秦銳士的弩箭傷害相當驚人。
“我們也不能示弱!”
梁紅玉指揮建炎弩手使用神臂弓,對正面的敵軍進行猛烈射擊,同時射擊的還有射聲營!
柘木長弓和神臂弓射出的箭雨破空,呼嘯落下,正面的敵兵在一輪箭雨之中,至少被射殺數(shù)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