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發(fā)現(xiàn)南匈奴部落的蹤跡!”
并州北部,馬援和楊業(yè)率領并州狼騎,追擊背叛的南匈奴部落,馬援有減少不利地形對軍團影響的能力,終于在陰山一帶終于追上南匈奴。
“但凡是反抗者,殺之!”
楊業(yè)打算統(tǒng)帥并州狼騎,直接斬殺南匈奴部落的背叛者。
“等等,是鐵鷹斥候的戰(zhàn)鷹!”
馬援制止了楊業(yè),因為他已經(jīng)看到了鐵鷹斥候的戰(zhàn)鷹。
一般在野外,楚天勢力的各支軍團傳遞重要的情報時,會動用戰(zhàn)鷹。
看到戰(zhàn)鷹,意味著有重要的情報,需要馬援、楊業(yè)等人注意。
戰(zhàn)鷹落下,馬援取出紙條,臉色逐漸慎重:“新上位的匈奴單于是冒頓單于,這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單于,他在試圖重新統(tǒng)一大草原。”
“冒頓單于……”
楊業(yè)伸手制止了并州狼騎。
如果對手是匈奴文明最雄才大略的傳奇英雄,那么不得不慎重。
可以建立一個帝國體量的梟雄,能力一般都不差。
“派出小隊騎兵,進行追擊,大軍暫時不動,這說不定是冒頓的陷阱?!?
馬援眺望延綿不絕的陰山山脈,對冒頓單于戒備,不宜深追,只派出了幾十人的小隊。
陰山山脈有不少山巒,容易遭到匈奴人伏擊。
前方的一處山谷隘口,冒頓單于率領單于衛(wèi)隊在山谷埋伏,南匈奴部落的人口從山谷經(jīng)過。
冒頓在等待馬援和楊業(yè)的騎兵進入山谷,然后將其殲滅。
一個匈奴騎兵過來:“單于大人,只有幾十個騎兵進入山谷偵查,其他騎兵猶豫不前?!?
“看來他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我們的埋伏,繼續(xù)在此地埋伏,已經(jīng)無濟于事。拓跋燾,這支騎兵,正和你所說的一樣,并不容易對付?!?
冒頓看向身邊的拓跋鮮卑首領。
拓跋燾裹了一下披風:“如果他們那么容易對付,我早已經(jīng)占領并州。正是因為不容易對付,所以我才找上您,而您也需要我的幫助,才能重新建立一個橫跨草原的帝國?!?
“我可以相信你?你的野心,不亞于我?!?
冒頓對這個主動找上自己的人,也有些戒備。
拓跋燾很明顯認為憑借拓跋鮮卑部落的實力,無法與楚天代表的勢力抗衡,所以才會找上他。
只不過,冒頓看得出來,拓跋燾的野心,不亞于他。這是一個擁有不小野心的盟友。
與這樣的人合作,自己的處境也會很危險,他們的聯(lián)手,相當于阿提拉與鐵木真之間的依附關系,都是在敵人太過強大的前提下,不得已進行的合作。
“單于大人,從這一支騎兵的表現(xiàn),您應該可以看出來,即使以您的能力,不見得可以憑借自己的兵力奪回屬于您的大草原。吾主想要的是并州,而您想要的是大草原,我們之間,不存在利益沖突?!?
拓跋燾身邊的謀主崔浩,試圖緩和兩個梟雄之間的關系。
“如果你只是想要并州,那么我們倒是可以聯(lián)手。我將于狼居胥山,舉行草原大會,召集各個部落首領,確立我之地位。龍城,我遲早要奪回來。命令伏兵撤走?!?
冒頓見埋伏失敗,于是撤兵。
崔浩阻止了冒頓:“如果此時退兵,并州騎兵有所察覺,立即來追,則南匈奴部落必定會損失慘重。不如留下一支騎兵,繼續(xù)埋伏,如果并州騎兵來追,興許可以取得一些戰(zhàn)果。”
“那就按你所。”
冒頓對跟隨拓跋燾的謀士崔浩感到詫異,如果不是崔浩對拓跋燾忠心,說不定他會將崔浩拉攏過來。
冒頓和拓跋燾離開,而冒頓留下了左賢王的伏兵。
果然和崔浩推測的一樣,并州狼騎知道伏兵離開以后,回去稟報,楊業(yè)嘗試前去追擊,遇到左賢王的騎兵齊射,死傷上百并州狼騎。
馬援在后方接應,救出楊業(yè)。
“這伙匈奴騎兵與軟弱的南匈奴騎兵不同,他們身經(jīng)百戰(zhàn)?!?
馬援與冒頓的左賢王的騎兵交手時,大概可以體會到北匈奴騎兵與南匈奴騎兵之間的差距。
“匈奴已經(jīng)不可追,我們返回雁門郡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