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晶心中微沉,雖然她嘴上說著不懼江湖中人圍堵,但這些江湖之人是怎么知道她具體位置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建興帝幾位近臣中有叛徒。
就在朱晶晶心中思緒翻飛時,一支木筏從睦洲方向飄來,看方向正要往這邊來。
滁水便是睦洲和徐州的分界線,也是晉國和建興的國界線,從睦洲而來,那便是晉國人。
對峙的雙方都看見了飄來的木筏,本就緊張的氣氛為之一窒,一時間誰也沒出手。
橫渡滁水雖然很危險,但卻時常有人這么做,建興提倡讓修行者為凡人服務,有了仙家手段,建興國內年年都是風調雨順,只要不是懶漢,老百姓都過得有滋有味。
再加上周邊國家都懼怕建興,紛紛開始收重稅,為與建興的戰(zhàn)爭做準備,導致許多百姓都自發(fā)往建興遷徙。
原本還有一座浮橋連接睦徐兩洲,后來遷徙到建興的百姓越來越多,晉國不得不把浮橋拆除。
青衫男子舉目望去,只見簡單的木筏上是一位身體健壯的青年和一位美婦人,這年輕人氣宇軒昂,容貌俊美,天庭飽滿,額頭兩邊有兩道淺淺的溝壑,一眼望去便覺不凡。
美婦人也是明艷端莊,眉頭微皺,看上去不由讓人心生憐惜。
二人正是蕭遠和譚素素,經過這些時日的修行,蕭遠哪還看得出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自從譚素素傷勢痊愈之后,蕭遠就帶著自己母親一路往滁水而來,他知道睦州沒有自己和母親的容身之處,只要是晉國的地界,便會被無休止的追殺,唯一的出路便是逃到其他國家,建興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期間蕭遠一路逃亡,也被各地的捕快和少許駐軍圍剿過,但好在他修行日月寶照進步神速,尋常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再加上每天日月兼程,侯府之人追之不及,被他帶著自己母親逃到這里。
他們發(fā)現(xiàn)了蕭遠的木筏,蕭遠同樣也看見了他們,兩撥人似乎是在對峙,其中站在船頭那位女子最為吸引蕭遠的目光,倒不是因為她多好看,而是因為她周身的氣勢是眾人中最強的一個,隨時準備噴薄而出。
連譚素素都察覺到了現(xiàn)場緊張的氣氛,拉了拉蕭遠的衣角。
蕭遠回過頭給了自己母親一個眼神,示意對方安心,明眼人都能看出現(xiàn)場雙方的劍拔弩張,蕭遠自然也不例外。
全場所有視線都落在蕭遠身上,讓他身體有股微微發(fā)麻的感覺,身上汗毛豎起,心中知道在場眾人都不簡單。
他現(xiàn)在就像一只羔羊,誤入了群獅和猛虎的爭斗,提心吊膽的,生怕被波及,只能加速劃動木漿,企圖早些離開此地。
青衫男子對蕭遠抱了抱拳,示意他快些離開此處。
蕭遠點頭回應,臉上擠出笑容,手上動作再快幾分。
可惜這木筏太簡陋了,難以操縱方向,加上蕭遠又是這輩子第一次劃船,好巧不巧朝朱晶晶的小z劃了過去。
蕭遠臉色微變,試圖調轉方向,但最終事與愿違,還是撞在船舷上。
朱晶晶被撞得身子一晃,眉頭緊皺,看向二人,似乎在問蕭遠到底會不會劃船。
蕭遠只能悻悻笑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小可這還是第一次劃船?!闭f完脖子一縮,趕緊拿著船槳在水里攪起來,想要遠離小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