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翎正沉浸生死意境的感悟當中,耳旁卻是傳來楚恬大哭的聲音:“嗚~,程爺爺你騙人,還說帶我看山河湖海,這一路上盡是看到死人,而且這里好冷,我不要......”
“呃......”程翎大感尷尬,忙安撫道:“恬兒乖,我這就帶你離開。”
說完,他便牽起楚恬的小手,繼續(xù)朝前方走去。
可在前行的路上,腦中仍舊回憶著生死意境的感悟。
“什么是生?萬物生長是生、無根水降是生、雷霆閃耀是生、生火是生、新生是生......”
“那么,什么又是死呢?死便是亡,若是人亡,則死,世間萬物,從出生開始,終究要走向死亡......雨落于地,積洼之水便是生,他日雨失,洼地之水,便是死,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沒有了生機,沒有了流通,便是死亡。”
“雷降于天,其閃耀便是生,熄滅便是死,短暫的閃耀,便是它的一生。今日,我們可喜、可怒、可哀、可樂,便是生,他日,不會喜怒哀樂,難逃輪回,便是死,這亦是一生?!?
“生死之間,有長短、輪回,可最終的開始和結(jié)束,卻無法改變?!?
走著走著,不斷的思考,隨著心境感悟的加深,對生死意境的明悟開始急速增長。他頓時豁然開朗,無論生死,在自己眼中都是虛妄,一切的一切都難逃天道循環(huán)。
待他再次看到那些被凍死的尸骸,眼中已然起不到半分波瀾,無論新生或是毀滅,這一切都無法改變,天道無情,不可逆轉(zhuǎn),生存于這天地間,只有遵循天道法則,才能順應(yīng)天命,很好的活下去。
不知不覺間,他的心思開始改變,不再糾纏于生死,而是想著探究這天道到底是什么?天道法則又是怎樣的展現(xiàn)?只有了解天道法則,才能從其中找出逆天之法,從而利用之,掌控之......
這種事情玄妙至極,懂便是懂,不懂,始終就是不懂,無法用語表達。
抬頭望天,穿過飄揚的大雪,似乎看到一根根極細小的線條,這些線條有的凌亂不堪,也有的規(guī)則平整,一一在腦海中展現(xiàn)。
那是天道的軌跡,又可以稱之為天地之力。究其根本,正是那天道意境,根據(jù)每個人感悟的意境不同,感悟的天地法則不同,所展現(xiàn)出來的,也是不同的天地之力。
他帶著楚恬不停向前,看到有人生病,會問她為什么,該如何解決,看到有人打架也會詢問為什么會起爭執(zhí),會打架,問題的根本在哪里,該如何解決。
天上下雨,會問為什么要下雨,雪災(zāi),平民百姓顆粒無收,又該如何解決,河流為何能夠川流不息,山脈又為何如此險峻?
一個個問題,走到哪里,就問到哪里,楚恬從一開始的新奇,到逐漸沉醉其中。有時候,也會隨著程翎的問題一起思考,不知不覺間,她所見識的事情越來越多,明白的道理也越來越多。
一個月后,小白回來了,兩人再次坐在它的背上,西去的速度快了許多。
楚恬見到闊別已久的小白,很是興奮,“咯咯”的笑聲一路回蕩,程翎聽得心懷大暢,忍不住哼道:“小白虎,蹄兒朝西,顛簸三公主還有老頭子,西去悟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里......”
充滿節(jié)奏感的童謠伴隨著小女孩清脆的笑聲,傳出去老遠......
程翎甚少給楚恬明確的答案,這世上本就沒有什么標準答案,只是告訴她,天下最大的道理就在這人世間,看透了人世間,一切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當然,在問小女孩的同時,他自己的道心也在逐漸升華。
春去秋來,他們很快就走出了冰雪覆蓋,楚恬終于看到程翎口中那別致的風(fēng)景。
一年年過去,程翎的腳步?jīng)]有任何停歇。一處處名山之間,總是可以看到一老一少的身影,他們攀爬山峰,站在頂端遙望天地,看天地的變化,看那云卷云舒。
天空是那么的藍,那么的大。
從日出到日落,看朝陽初升,看霞光夕照,程翎指著天邊最后一抹彩霞,淡然說道:“天空很大,但我們的心胸要更大,如果哪一天,你感覺自己的心境已然可以容納整片天空之時,眼中所看到的必是另外一番景象?!?
楚恬似懂非懂,但卻感到莫名的震驚。
大地,在他們的目光中,好似被縮小的無數(shù)倍,使得一眼,仿佛就能看到盡頭。尤其是在那巔峰之時,巨大的風(fēng)層呼嘯,楚恬迎風(fēng)而站,看著天地,心靈好似得到了凈化,不斷的升華。
在一座座山峰的攀爬中,她瘦弱的身子漸漸有了力量,在他眼中,程翎的形象愈加高大。
越過一座座山峰之后,楚恬的心靈,從未有過的寬闊,她好似忘記了一切,徘徊在那天地之間,陪伴她的,只有程翎和小白。但這山,這水,這天,這地,卻好似可以感受到她的存在,在其身體外相隨。
只可惜,隨著她一天天長大,體內(nèi)的那個殘魂也在生長,睡夢中看到那個身影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