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那么多巧合。
一旁的品菊道:“奴婢看就是那貴妃做的手腳!娘娘才摔下來,只請了太醫(yī)稟了皇上,她又是從哪里得知的?皇上前腳剛到,她后腳就來,不是她能是誰!還打扮成那樣!”
品菊是自幼就陪皇后一起長大的婢女,隨皇后入宮后就自梳了發(fā)髻不愿出宮。她對皇后忠心耿耿,蕭延禮都要禮稱一聲“姑姑”,她在兩個主子面前的“口無遮攔”有時候就是主子們的心里話。
“姑姑能不能將今日母后摔傷的經(jīng)過與孤說來?”
品菊自來是皇后在哪兒她在哪兒,偏生今日皇后摔傷的時候她不在身邊,因而愧疚極了。
“今日娘娘照常要在院子里打五禽戲,我在屋子里給娘娘找今日要穿的衣裳,念冬說娘娘去歲有支掐絲燒藍的金簪很配那衣裳。裁春不在,穿搭上面我又不太懂,就聽她的去找那支簪子。娘娘剛好要出門,我想著在自己宮里不打緊,就差了這么幾息的功夫,就說娘娘摔了!”
“那門口的石階上往常都得鋪紅毯子,結果今日沒鋪,石階上有層薄冰,娘娘沒看到就從石階上滑倒了”說到這里,品菊的眼眶又紅了,“都怪奴婢,要是我沒去找那支簪子就好了?!?
“看來鳳儀宮出了內(nèi)鬼?!?
皇后也是這么想的,“宮里的人我都肅清過一次,下面的估計沒這膽子,我想著,可能是那幾個年紀大的在我身邊當差的丫頭們生了旁的心思了?!?
說完,皇后意味深長地看了眼蕭延禮。
“本來春夏秋冬里頭,裁春年紀就大,樣貌也不是最出眾的,眼看著她入了東宮,其他三個難免有了別的心思。我這兒是不可能再讓她們中再去一個了,說不得得從旁的地方找門路?!?
皇后說著忍不住嘆氣,本來都是挺不錯的女孩子,偏生因有了不該有的念頭做了錯事。
蕭延禮絲毫沒有理虧的模樣,“母后打算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