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這么大的事情,已經(jīng)不僅僅是他一個人就可以拍板的,涉及英法兩強,所以還是要請示一下尼古拉一世,最好能讓外交部也配合著一起開展行動,那樣效果更好。
“請示一下陛下吧,另外您可以先做好相關(guān)準備,一旦陛下同意了,立刻就開展行動,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
對米哈伊爾公爵的決定拉扎列夫并不意外,如果是他也會先請示尼古拉一世,不過他相信尼古拉一世應(yīng)該不會拒絕,畢竟這位陛下最要面子。上次英法艦隊不請自來就讓他很沒面子,如果有找回場子的機會,他應(yīng)該不會拒絕的。
拉扎列夫很厚道的表示:“我也將上書陛下,陳述警告行動的必要性!”
這不光是厚道,其實也是拉扎列夫的一種姿態(tài),他必須告訴米哈伊爾公爵他這個副總司令并不是擺設(shè),那也是有地位的。另外也是向尼古拉一世表示他的黑海艦隊并不是打醬油的,其存在非常重要不可忽視!
隨著米哈伊爾公爵和拉扎列夫的分別上書,尼古拉一世很快就明白這兩人想要做什么了,只不過他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痛快,相反他是比較謹慎的。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尼古拉一世雖說有的時候狂得沒邊,以為自己真是天命之子肩負著偉大的使命,而俄國也將在他的帶領(lǐng)下走上巔峰。
但這種狂其實挺虛的,一旦發(fā)現(xiàn)形勢不對勁,他縮卵也比誰都快。最典型的就是克里米亞戰(zhàn)爭前期,當一切順風順水的時候他確實愈發(fā)地狂傲。
可當英法向其宣戰(zhàn)發(fā)布了警告之后,尼古拉一世縮卵得那叫一個快,可以說是忙不迭地命令米哈伊爾公爵撤出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跑得那叫一個利索。
很顯然,尼古拉一世很清楚英法兩強有多厲害,知道俄國面對這兩家的時候劣勢有多大,所以斷然就退縮了。
但讓尼古拉一世沒有想到的是,英法兩國不講道理,得理還不饒人,明明他的軍隊已經(jīng)退出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了,這兩家還是不管不顧地發(fā)動戰(zhàn)爭,追著他一通猛揍。
其實吧,當年英法兩國是下了決心,一定要閹割掉尼古拉一世在巴爾干挑事的勇氣和決心,要讓俄國知道決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哪怕他們向俄國宣戰(zhàn)時對議會講的目的實際上已經(jīng)達成了(逼迫俄國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撤軍)但依然要追上去痛打北極熊。
而此時,尼古拉一世還沒有到克里米亞戰(zhàn)爭前那個狂傲的,自然是更加謹慎,所以立刻就召開了御前會議,想聽聽眾臣的意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