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二世太失望了,不光是多爾戈魯基公爵和波別多諾斯采夫辦砸了差使,更重要的是這兩人互相推諉責任。
你看看他們倆這狀態(tài),跟那些老官油子有什么區(qū)別,而他們還是亞歷山大二世身邊的心腹,如果所有人都學他們的樣子,那亞歷山大二世覺得自己遲早要被氣死。
“你們就是這么辦事的?!事情辦砸了不說,還互相推諉責任,一點擔當都沒有,以后怎么承擔重任!”
亞歷山大二世一邊拍桌子一邊將那兩人罵了個狗血噴頭,足足數(shù)落了他們一個鐘頭才將他們趕出了御書房。
什么,你問刺殺的事情怎么收場?
憤怒的沙皇從來都不是仁慈的,他下令將彼得.尼古拉耶維奇一干丟人現(xiàn)眼的玩意兒扔進了彼得保羅要塞監(jiān)獄,罪名赫然是意圖刺殺帝國重臣。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第三部的狗腿子會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當野人,或者送去服苦役,這輩子估計是涼涼了。
要不怎么說伴君如伴虎呢,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
至于多爾戈魯基公爵和波別多諾斯采夫,他倆其實責任更大,但誰讓他們地位不一樣對亞歷山大二世還有用呢,自然是板子高高舉起隨便意思了兩下就放過了。
只不過這件事并沒有完,首先多爾戈魯基公爵和波別多諾斯采夫這回算是徹底撕破臉了,之前好不容易才捏合在一起的他們今后肯定再也沒辦法形成合力,甚至不互相拆臺都算是萬幸了。
實際上這二位離開冬宮之后就立刻召集了心腹開會討論今后的對策,他們一致認為今后要防著對方。
只不過這些都是后話,對亞歷山大二世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李驍?shù)膯栴}并沒有解決,而且不光是這個問題沒解決,他認為第三部的問題也愈發(fā)地嚴重了,必須想辦法真正讓第三部發(fā)揮作用,至少不能任由多爾戈魯基公爵和波別多諾斯采夫繼續(xù)互相拆臺耽誤正事了。
“伯爵,你說說第三部的問題怎么解決?不行的話,您是不是先代管一段時間,我對他們實在沒辦法放心!”
羅斯托夫采夫伯爵其實一直盯著第三部的動靜,等的就是這一天,只不過他不可能去代管第三部的,因為那是個坑,他才不會傻乎乎地往坑里跳。
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他手頭的權(quán)柄已經(jīng)夠多了,不說別的,就是農(nóng)奴制度改革委員這就是個大頭,他才不相信任何一個沙皇會把第三部和這個委員會同時交給他。
你看看波別多諾斯采夫,他跟亞歷山大二世的關(guān)系還不夠親近嗎?可是他掌管第三部后亞歷山大二世就沒少往他身邊安插監(jiān)視和掣肘的人,否則多爾戈魯基公爵哪里能那么蹦跶?
羅斯托夫采夫伯爵可不想將寶貴的精力浪費在這種毫無意義的傾軋上,而且你沒聽亞歷山大二世說最多也就是讓他代管,可以想象只要他把第三部帶上了正軌,亞歷山大二世立刻就會讓他滾蛋。
更何況他如果這時候接手第三部,那波別多諾斯采夫肯定會恨死他,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拉仇恨么?
綜上所敘為人作嫁和自找沒趣這種事情羅斯托夫采夫伯爵可沒興趣,更何況他對此早有安排,所以干脆利落地就拒絕了亞歷山大二世的提議。
“陛下,我年紀大了,精力有限,農(nóng)奴制度改革委員就足夠我忙的了,第三部的事情千頭萬緒又萬分重要,我實在無法兼顧,我認為最好還是選一個機智可靠的人去協(xié)助和監(jiān)督波別多諾斯采夫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