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太師他老人家的謀略,李如松嘆為觀止,心服口服的向著沈烈伸了個大拇指過來,贊嘆道。
還得是令岳老泰山!
這可真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馬林也在一旁喜氣洋洋,搓著手道:這仗要是這樣打,這軍功……可是十拿九穩(wěn)了。
二人出身將門。
熟讀兵書。
謀略也十分出眾。
討論著太師這樣安排的用意,等遼軍,浙軍精銳從東,南兩個方向壓上來,集宣大之兵直撲歸化城。
到時候里應外合。
李如松做了個總結:攻城是假,殺人滅族是真……
目標是。
隨著李如松走到了屏風后,在輿圖上搜尋了一番,很快找到了一個倒霉的韃靼部落,這個部落叫永謝部。
這個永謝部可是順義王的親信,人口大概五六萬,擁有精騎八千,這些年在河套一帶上躥下跳的厲害。
隨即。
李如松神采飛揚:滅了他……剪其羽翼……再徐徐圖之。
這時候沈烈也看明白了,從遼東到宣大,再到甘肅青海,這是岳父他老人家精心布局的一盤大棋。
這盤棋。
好大!
十年了呀。
韃靼人,瓦剌人與大明九邊十幾座通商口岸做貿(mào)易往來,也不知安插了多少細作。
可太師他老人家也沒閑著呀!
看起來。
他老人家也暗中布局,拉攏了不少蒙古部落,這可真是一場滲透與反滲透的大戲。
精彩!
仔細閱讀后,李如松將這封密信小心翼翼的貼身收好,便發(fā)出了一聲長笑:得嘞……聚兵吧!
還愣著做什么
這一戰(zhàn)。
那個倒霉的韃靼永謝部死定了!
馬林同時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軍服,向著李如松抱了抱拳,看的出來他的信心也爆棚了。
然后二人便看向了沈烈。
沈烈便灑脫的揮了揮手,輕松道:看我做什么呀
領兵出征是你們這些總兵的事,我一個東廠千戶兼錦衣衛(wèi)指揮同知,職責在大后方。
沈烈琢磨著,如今有他老岳父運籌帷幄,親自制定了作戰(zhàn)計劃,宣大有李如松,馬林坐鎮(zhèn)。
遼軍,浙軍又出動了精銳,明軍現(xiàn)在是上下一心,不要說區(qū)區(qū)八千精騎,就算那個什么永謝部有三頭六臂。
也死定了!
怕是玉皇大帝都救不了。
李如松忙道:也好。
于是三人便分道揚鑣。
各自安好。
隨著李如松戴上了精鐵帽盔,整了整軍服,臨別在即卻突然響起了什么,便又輕聲問道:李某有句話不知該不該問。
沈烈道:說。
李如松面色有些糾結,湊過來低聲道:你家老泰山的病……到底如何了
聞此。
沈烈便沉默不語。
李如松眼神一黯,也不再多。
明白了呀。
加緊備戰(zhàn)吧。
互道一聲珍重,沈烈也起身快步離去,才剛剛走到了總兵衙門外,斜刺里走過來一個人。
將他叫住了。
沈大人留步。
沈烈停步。
轉(zhuǎn)過身。
便瞧見了一位風塵仆仆的中年人正快步走來,這中年人戴著斗笠,穿著常服,可行走間大步流星,彪悍的氣息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