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更重要的,就是有一半以上的路段,都用堅固的水泥進行了加固,而整個皇城之內,也都用水泥進行了返修加固。
這也使得道路非常整潔光滑,取代了傳統(tǒng)的青石道路,讓整個皇城亦是煥然一新。
兩大皇城之間的聯(lián)系,自然愈發(fā)緊密。
這是三年以來,最大的一個收獲,也是李閑在位之后對乾國的最大貢獻。
當?shù)蒙先巳朔Q贊。
至于第二件事情,便是教育。
這也是交通之外一個非常大的門類。
而如今的教育,亦是在整個大乾帝國,已經完整且成功地,落實了一村一私塾制度。
沒有任何一個村落,會有缺漏。
人人都必須強制讓自己家的孩童,參與五年制義務教育。
拒不參加的,都會有官府聯(lián)同村正,去各家做思想工作,磨也得磨的家長同意才行。
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后,絕大多數(shù)家庭,也都會同意下來。
只有極少數(shù)家庭,怎么都不聽勸。
最后自然是官府嚴肅處理。
因為這可是陛下親自下的命令,必須執(zhí)行到位!
笑話!
免費教書都不去的話,這種家庭,也不適合培養(yǎng)孩子了,生再多出來都和畜生沒什么區(qū)別,有何意義?
如果再拒不執(zhí)行的情況下,官府甚至會給那家父母處以刑罰。
這可不是說著玩的,而是真真切切的會執(zhí)行到位。
推行教育的過程中,難度有不少,集中在教材發(fā)放,以及各家各戶做思想教育,包括在每一個村落之中,劃出私塾供孩子們讀書等等。
這都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所以很有難度,挑戰(zhàn)不小。
尤其是統(tǒng)一整個乾國(包含齊國領域在內)的所有村落,并且挨個落實到位,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工程。
所以說這三年以來,這的確是主要的一些工作,基本上占據到了整個乾國朝廷工作人員的一個精力。
但隨著三年的時間過去……
如今,第一批入學的孩童,已經初步順利步入了四年級,再等五年級結束之后,就會升到高中階段了。
當然高中階段,已經不是強制了。
而是需要掏一定學費,不是很貴,也就半兩銀子不到,其他都不需要掏錢,因為包含了學雜費等等所有費用。
目前讀高中的人,還沒有,畢竟現(xiàn)在才三年過去。
第一批讀高中的人,可能在兩年以后了。
相當于,將初中給直接剔除了。
整個大乾的教育體系,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前三年小學教育,后兩年為初中教育,此為五年制義務教育,強制執(zhí)行,整個五年制義務教育,大乾帝國教育部門財政可以完全負責。
在后面,是高中兩年制,再到大學,這是完整的求學路徑,哪怕如此大乾也投資了不少,學費其實也就是象征性收取罷了,和免費也沒什么太大的區(qū)別。
至于九年義務教育外加大學研究生之類的,這邊的國情也實在是不契合,所以也需要做出動態(tài)調整,不能生搬硬套。
那么現(xiàn)在的高中,其實已經是建設好了。
高中的話,就不是一村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