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找不到張恒,只能去聯(lián)系王景華,結(jié)果……
這位耍太極的功力猶在張恒之上,已經(jīng)達到了如火純青的程度。
哪怕是相熟的媒體,最終也沒能從她口中套到一句有用的信息。
而張恒此刻已經(jīng)到了《消失的她》劇組,和導演申傲見了面,只是還沒見到那位前夫哥。
這部電影張恒上輩子也看過,只是沒去電影院,而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槍版。
之所以看這部他并不喜歡得懸疑片,完全是因為網(wǎng)上那一片罵聲。
最先中槍的是男主角朱易龍,大家對他演的何非可謂恨之入骨,以致朱易龍都受到了株連。
上映期間,電影院內(nèi),朱易龍的人形立牌慘遭損壞,路演時,臺下觀眾更是直接拿東西砸他。
張恒想知道,一個演員到底把角色演成了什么樣,才能這么招人恨。
看過之后才明白,朱易龍的確演出了男主何非的精髓,觀眾代入感太強烈。
以至于有個女孩的男朋友長得像朱易龍,將男朋友照片上傳到社交平臺上。
網(wǎng)友實時評論,一個好消息:你男朋友長得像朱易龍;一個壞消息:你男朋友長得像何非。
還有網(wǎng)友稱:朱易龍舍不得扇巴掌,把你男朋友借來扇扇。
罵朱易龍是因為他演得太好,罵電影則是因為……
張恒也覺得挺無語的。
就懸疑片來講,《消失的她》不算燒腦,反轉(zhuǎn)的也還算有意思。
選題來說,確實有點兒拉低女人的智商,不過現(xiàn)實中這樣的人也并不少見,又有幾個人能在感情中真正保持理性、理智的。
張恒也不明白為啥網(wǎng)上罵聲一片。
學藝術的富家女,也許原本就是被家人保護的很好,不諳世事,不懂人心險惡,內(nèi)心只有真善美。
一個女人,如果單純善良好騙,那戀愛中,大多數(shù)都會和爛賭的人一樣,過分相信自己的眼光、不聽勸、不撞南墻不回頭。
說白了,兩者都是相信自己的運氣、覺得自己肯定能賭贏。
一個是壓上了全部家當,另一個是壓上了自己的人生。
還有故事最后那一段,何非看到b超報告落淚也很多網(wǎng)友吐槽,其實張恒覺得還好。
對何非來說,和這個老婆的感情不算深,甚至在一起目的都不純,老婆對他來說,更多的是獲利的渠道,是個工具人。
但這個工具人最后并不是要和他說離婚,還有了他的孩子。
他誤解了她的心思,也猜錯了她的為人。
如果說老婆只是和他沒有關系的工具人,那可以沒有一絲感情,可以手起刀落,但孩子就不一樣了,那是他的孩子,有他的dna,無辜且有血緣關系,牽動了親情,可能就會有所動容。
一重會錯意,二重意外,三重原本不想付諸感情,結(jié)果卻有了親情交織,結(jié)果又被自己親手毀了。
錯愕、悔恨、不知所措,三重情感交錯,情緒失控落淚不很正常嗎?
所以,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的整體質(zhì)量還是很不錯的,挨了網(wǎng)友們那么多的罵,說起來確實挺冤。
可罵歸罵,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卻不是假的。
前世,自上映以后熱度便一直高居不下,票房也是一路高歌。
最終取得了30億+的票房,確實挺出人預料,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首先,這部電影是前夫哥最擅長的懸疑犯罪類型,此番又融合更多的情感元素。
加上朱易龍、倪霓這樣顏值拉滿,演技也讓人放心的組合。
反轉(zhuǎn)、反轉(zhuǎn)、再反轉(zhuǎn)。
這樣的懸疑類型敘事邏輯,前夫哥從唐探開始就深諳其道。
在節(jié)奏上,《消失的她》走得極為流暢,切入主題極快。
何非從異國酒店醒來,妻子失蹤,身份不明的假妻子就咄咄逼人地開始拽著觀眾在劇情上飛奔。
簽證僅剩5天便到期的緊迫感,從而開啟倒計時的模式,讓觀眾跟著主角一起陷入焦慮。
快速推進的劇情,通過極致的色彩和視聽將人物的情緒拉滿。
懸疑敘事之下不斷增加的信息量,使得片中的情節(jié)和人設不停反轉(zhuǎn)。
從何非的視角看,妻子不知所蹤,去了哪里?
冒充妻子的人有何目的?
從旁觀者的視角看,這究竟是一出離奇失蹤案,還是一個精神病人的臆想?
之后閨蜜的視角加入,何非的人設變得更加匪夷所思,他究竟隱瞞了一些什么?
整部影片用逐步豐滿的細節(jié)去完成一個個的拼圖,揭開謎底,撥開迷霧。
戲中人與觀影者在銀幕內(nèi)外達成共同的目標,觀眾的感官貼合著懸念,不斷進階的情節(jié),混合著龐雜的信息量和戲中人“自圓其說”的種種理論,讓人無暇顧及其中的邏輯漏洞,幾乎就是從頭爽到尾。
從電影本身來說,對于大部分觀眾而,《消失的她》甚至沒有這個類型電影通常會用到的那種想要和觀眾玩貓鼠游戲的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