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臟空虛?這說明死者在死亡前多久沒有進食了?”小陳問道,手中的筆快速記錄著器官狀態(tài)。張凱思考了片刻,回答道:“胃臟空虛,胃壁光滑,沒有食物殘留,說明死者在死亡前至少8小時沒有進食。結(jié)合之前尸僵、尸斑判斷的24-36小時死亡時間,我們可以進一步縮小死亡時間范圍――死者可能是在24-36小時前的空腹狀態(tài)下死亡的,也就是周二晚上7點到周三早上7點之間,這個時間段大多數(shù)人處于空腹狀態(tài),符合胃臟空虛的特征。”
“那死因還是傾向于窒息嗎?可我們沒有找到頸部的扼壓痕或勒痕啊。”小陳依舊困惑,眉頭緊緊皺在一起。張凱沒有急于回答,而是拿起手術(shù)刀,切開死者的氣管和支氣管:“你看氣管和支氣管內(nèi)的情況,有沒有異物或分泌物。”
氣管和支氣管內(nèi)沒有發(fā)現(xiàn)異物,但黏膜上有少量淡紅色的出血點,與肺臟的出血點相呼應(yīng)?!皻夤莛つび谐鲅c,這進一步印證了窒息死亡的可能。但為什么沒有頸部外傷呢?難道是嫌疑人采用了特殊的窒息方式,比如用軟物捂住口鼻,導致死者無法呼吸,卻沒有在頸部留下痕跡?”張凱自自語道,眼神中閃過一絲思索。
小陳突然眼前一亮:“張老師,會不會是嫌疑人用死者的外套捂住他的口鼻,導致窒息?死者的外套是棉質(zhì)的,質(zhì)地柔軟,捂住口鼻時確實不會在頸部留下明顯痕跡,而且外套上的纖維還可能殘留在死者的口鼻周圍!”
張凱點點頭,認可了小陳的推測:“這個可能性很大!我們立即提取死者口鼻周圍的皮膚樣本和外套纖維,送去技術(shù)科檢測,看看是否有外套纖維殘留。如果有,就能證明嫌疑人曾用外套捂住死者口鼻,導致其窒息死亡。另外,我們還需要檢測死者的血液、肝臟、腎臟樣本,排除中毒死亡的可能,確保死因判斷準確?!?
小陳按照張凱的指示,用棉簽提取死者口鼻周圍的皮膚樣本,同時剪下少量外套纖維,分別裝入密封試管,標記好后送往技術(shù)科。隨后,他又提取了死者的血液、肝臟、腎臟樣本,準備進行毒物檢測。
“張老師,除了窒息,還有沒有其他可能的死因?比如突發(fā)疾?。俊毙£愒俅螁柕?,希望能全面考慮所有可能性。張凱拿起死者的心臟,仔細觀察冠狀動脈的情況:“冠狀動脈沒有狹窄或阻塞,心肌細胞也沒有壞死,排除冠心病急性發(fā)作;肝臟和腎臟功能正常,沒有發(fā)現(xiàn)肝硬化、腎衰竭等疾病跡象;腦組織也沒有出血或梗死,排除腦血管意外。所以,突發(fā)疾病死亡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他將器官逐一放回胸腔和腹腔,開始縫合尸體:“綜合目前的解剖結(jié)果,死者的死因初步判斷為機械性窒息,具體方式可能是被柔軟物體(如自身外套)捂住口鼻,導致呼吸衰竭死亡;死亡時間初步確定在周二晚上7點到周三早上7點之間,也就是24-36小時前,且死者在死亡前至少8小時未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