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不僅是你輕敵了,我也輕敵大意了?!?
“不曾想到,朝廷青州軍來得如此之快,戰(zhàn)力如此之強?!?
“此次戰(zhàn)敗,我也有責任?!?
“你能當機立斷,主動放棄滄州城,保存了一千五百多騎將士,做得很對?!?
“你們若是留在城內,這一千五百騎,怕是都要葬送在城里了?!?
秦川很清楚。
城內地形不利于騎兵作戰(zhàn)。
一旦騎兵失去了騰挪回旋空間,那就像是掉進漁網的魚,難逃覆滅。
韓銳能在那樣的情況下當機立斷,果斷放棄到手的滄州城,保存實力。
實際上韓銳當時肯定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主動放棄滄州城,實需極大勇氣。
兵馬使秦川的一番安慰的話,讓韓銳的心里好受了不少。
“此次我軍戰(zhàn)敗,非你一個人之過,你也不要太內疚自責?!?
秦川安撫韓銳說:“至于如何追究戰(zhàn)敗之罪,那是戰(zhàn)后的事了?!?
“我相信到時候節(jié)帥自有決斷?!?
“這戰(zhàn)事還沒結束,我希望你能振作精神,收攏兵馬,整頓將士,做好隨時上陣接敵的準備。”
秦川并沒有當眾撤換掉韓銳這個阿魯營指揮使。
畢竟在那樣的情況下,韓銳的表現(xiàn)還是可圈可點的。
雖因輕敵吃了大虧,但好歹還帶出一千五百余將士。
接下來的這場仗,還得靠他們這些騎兵。
本就吃了一場敗仗,如今又把他們的指揮使給撤了。
那阿魯營的士氣,怕是要瞬間崩塌。
士氣,只能鼓不能泄。
一旦士氣崩了,人心散了,阿魯營的騎兵短時間內怕是難有作為。
若能給他們一個將功贖罪、報仇雪恨的機會。
他堅信,韓銳他們定會感激涕零,屆時作戰(zhàn)定會更加賣力。
“即日起,阿爾營幸存將士,也暫時并入阿魯營,歸你調遣?!?
“末將遵命!”
秦川沒有對他進行軍法處置,也沒有大發(fā)雷霆。
這讓已經做好處死準備的韓銳感激涕零。
他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要重振旗鼓,報仇雪恨。
“你且先下去好好歇息?!?
“末將告退?!?
韓銳這幾天一直在行軍打仗,還差一點死在城內。
尤其是吃了敗仗,讓他壓力倍增。
如今如釋重負,只覺渾身綿軟無力。
他當即告退,離開了中軍大帳。
韓銳剛走,左都指揮使李破甲就忍不住地爆了粗口。
“他娘的!”
“別讓我碰到張虎臣這個狗日的!”
“要是讓我碰上,我定要將他千刀萬剮,以泄我心頭之恨!”
他們從韓銳口中得知,此次突襲他們的青州軍領兵將領,正是張虎臣。
張虎臣曾在遼西軍效力,與他們稱兄道弟,關系匪淺。
他調任青州都指揮使后,他們彼此還有書信往來。
這逢年過節(jié),張虎臣和他們也會互相送一些禮,以聯(lián)絡感情。
可自從他們在定州與朝廷撕破臉后,張虎臣便判若兩人。
他不僅在公開場合抨擊他們的節(jié)帥和遼西軍,更斷絕了與他們的關系。
對于張虎臣的這些行為,他們當時只是罵了幾句,并未在意。
他們只當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此后井水不犯河水。
但尚未到刀兵相見、生死大仇的地步。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
張虎臣這位曾經與他們稱兄道弟人,見到他們遼西軍,一點情面都不講,直接下死手。
張虎臣不僅帶兵從他們手中奪走了滄州城。
阿爾營指揮使曹軍更是死在他的手里。
這讓曹洪、李破甲等人一時間難以接受這個事實。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