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荒野,酷熱難耐,連樹梢的知了都躲到了葉子底下竭力地聒噪著。
可那炎熱祛之不散,熱浪堅持不懈地涌來,仿佛荒野間有個巨人要將那太陽都拽落下來。
那太陽越來越近,知了已經(jīng)發(fā)不出聲音了,它察覺到了似乎有危險靠近,急忙張開自己的翅膀,可是短短的片刻間,那透明的蟬翼已經(jīng)被熱浪灼化,知了拼命地撕扯自己的雙翼卻怎么也展不開。
不僅僅是雙翼,連它的肢體都開始焦黑,只是眨眼的一瞬間,知了便已化作了一團(tuán)烈火。一同燃燒起來的,還有它棲身的這棵大樹。
只見荒野之上,一團(tuán)烈火橫行而過,所過之處,草木蟲鳥皆化作灰燼。
那一團(tuán)五顏六色的火焰,在荒野之上畫出了一道滿是灰燼的直線。
正當(dāng)那火焰橫行無阻之時,一個人影從天而降!
第二春秋持劍在手,以劍尖直點火焰中心。
冰寒的靈念順著劍尖洶涌而出,寒流如浪潮一般壓向火焰,似要將這一團(tuán)熊熊燃燒的烈火熄滅。
可火焰之中亦有長劍破火而出,一柄燃燒著的長劍抵住第二春秋的劍尖,劍身之上滿是殘缺,卻有靈念遍及劍身,火焰逆寒流而上,直沖第二春秋而去!
第二春秋抽身疾退,卻在后退的瞬間倒持長劍一劍斬去。
百尺靈念巨劍從天而降,直斬那團(tuán)火焰!
火焰之中,亦有長劍向天撩去,各色的火焰如群蛇盤劍而上,最后齊聚于劍尖,一條五彩斑斕的火蛇自劍尖而起,隨后向天而去!
火蛇迎巨劍而去!
火焰沖天,與天空中的烈陽一般奪目。
地上,第二春秋一劍斜指向天空的靈念巨劍。
天空中,原本凝聚著的巨劍瞬間散作漫天靈念,五彩斑斕的火蛇沖天而去,最終消失在了天際。而巨劍散開的靈念卻在被沖散之后滿布天際。
隨著第二春秋的一劍揮落,滿布于天空的靈念頓時化作一道道水箭,朝著火焰激射而去!
火焰之中,燃火的利劍揮舞不休將那些水箭一一擋下。
“呲!”
水箭撞上火劍,升騰起一團(tuán)白色的水汽
火焰之中,呲呲聲不斷,水汽升騰不絕,很快便在周圍升起一大團(tuán)水霧。
第二春秋伸手虛握,那水霧迅速凝聚成無數(shù)的尖針,針尖所向,正是那團(tuán)逐漸熄滅的火焰。
火焰在水箭的沖刷下熄滅了大半,火焰之中逐漸露出一個男人的身姿。
第二春秋微微皺眉,雖然只是匆匆一面,但他還記得這個男人的面貌,他正是那一晚襲擊了書生與狐妖的持刀者。
可那持刀者明明是個全無靈念的武者,為何此刻渾身皆是靈念?
更讓第二春秋感到驚訝的是,持刀者手中那接下了漫天水箭依舊在燃燒的劍。劍的式樣很普通,但劍身上頑強(qiáng)燃燒著的火焰之中,五顏六色的是十余道氣息各異的靈念,而其中有一股是第二春秋的靈念。
第二春秋頓時了然,這柄劍是他昨晚留在應(yīng)聲蟲殘骸上的,那十余道氣息各異的靈念是應(yīng)聲蟲吞食了諸多修士后未曾消化的。
昨夜,第二春秋誅殺應(yīng)聲蟲后將劍留在了應(yīng)聲蟲的殘骸上,并以靈念之火焚燒應(yīng)聲蟲的殘骸。靈念無主本該自行消散,但那些無主的靈念依循著留存的本能攀附到了燃燒著的劍上,依附著第二春秋留下的靈念而殘存下來。
也正是這十余道靈念保存著這柄劍,使之未被火焰燒毀。
但按常理來說,待第二春秋的靈念火焰燃盡之后,這些靈念也便依次燃盡,最后一同消散在這天地間。